篇一:外出學習體會
2012年11月5日,我參加了在北海雙語學校舉行的“坊子區小學語文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研討會暨課程視野下的閱讀教學研究會議”。本次會議時間為一天,與會人員有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小學語文專家沈大安教授,山東省教科所課程研究專家張斌教授;齊魯名師李秀偉老師,市教科所薛炳群老師,區教育局的相關領導以及全區部分語文教師共計200多人。
會議有三項內容:一是匯報交流:區基礎教育監測中心豐際萍主任作了“課程視野下的閱讀教學改革研究”匯報,北海雙語學校張詠梅校長“單元工具性目標構建”、趙曉蕾“自主、對話”閱讀教學法簡介、實驗學校“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簡介。二是聽取了李紅蕾、趙曉蕾、代吉娥三位老師帶來的三節精彩的閱讀教學課堂。這三節課,讓我感觸很大。趙曉蕾老師的語言非常具有親和力、感染力,整節課,教師的語言魅力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不僅感染了學生,也感染了聽課的所有老師。這也是趙老師獨特的教學魅力。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實得也非常到位。代吉娥老師的課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課外知識的積累量也讓我大開眼界。這些學生是代老師從一年級一直帶到六年級,在平時的教學中,代老師注重了課外閱讀量的訓練,孩子們的閱讀量大,知識積累得多,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訓練。孩子們滔滔不絕的回答,讓聽課老師也驚嘆不已。我認為,這就是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
最后一個環節是聽取省專家沈大安教授的專題報告——《語文教學走向生本》。我是在遠程研修中認識沈教授的,這次能夠近距離地聆聽沈教授的報告,使我收獲更多。在沈教授的報告中,他再次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學習應在師生平等對
話的過程中進行。他為我們細細講解了怎樣在語文教學中以生為本:
1、尊重學生需求,在原有基礎上教學。
2、把課堂教學組織成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
3、倡導自主學習,引導質疑解疑。
4、鼓勵學生的批判和創造精神。
通過一天的學習,讓我對現在的語文閱讀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為我今后的教學指明了方向。今后,我將以本次學習為契機,努力改革自己的教學,真正把以生為本落實到教學中。
講課是一種藝術。這次培訓使我感到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靜下心來回味一下這十幾天收獲的是什么?我感覺我收獲的是差距,是我個人跟那些名師之間的差距, 我們現在所教的語文,經過這些專家、權威人士的研究探討,正在進行閱讀教學的轉型,正在改革中創新。而我平時在上語文課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還只是在為教課文而教課文,沒有真正達到從“教課文”到“教語文課程內容”這一質的飛躍。特級教師沈大安說:“第一種水平:教一篇課文,知道一個故事,是一節不入門的課,因為沒有走進語文教學之門;第二種水平,教一篇課文,明白一個道理,似乎比第一種好一點,但好不了多少,也是屬于一節比較差的思想品德課,而第三種水平是積累語言,形成能力,發展思維、陶冶情操,這樣的課,才是一節真正的語文課。”于我而言,這樣的課,是一種境界多么高的課呀。我一直都在努力地朝這個方向靠攏,對比起來,我們學校不是正在進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一課題的研究嗎?其實,我們學校領導的教學理念,是走在全國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的前列的,我們的名師、我們的專家就在我們的身邊。
我們要修煉自己的課堂語言,魅力的課堂,高效的課堂,首先來自教師魅力的語言,讓我們的課堂語言簡潔、精煉、豐富、動聽,這也是教師一種重要的教學基本功。
做為一線教師,我們很有必要學習教育理論,我們的課堂實踐要有理論支撐。新課改后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教學理念,我們要把這些教學理念變成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要把這些理念滲透到各個學科教學中去。
讀魏書生的書是一種享受,讀魏書生的思想是對自身思想、靈魂的提升和升華,讀了魏書生的書才知道什么是教書育人,什么是為人師表。從教以來,所教學生形形色色,五花八門,什么樣的都遇到了,作為教師的酸甜苦辣也盡一一體會,總結過去,甚感工作越來越難做,學生越來越不好管,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課,有時真想不明白,為何有人對教育卻還津津樂道,珍愛有加,師生關系如此融洽,每天工作得如此瀟灑和輕松,自己的認真和負責為何就不能起到與別人相同的結果呢。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搞教育同樣如此,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教好書,育好人??追蜃咏逃龑W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對顏回、子路、曾參等學生的性格特長、思想狀況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綜觀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師,教育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知人之明,能察覺學生思想深處的奧秘,能觸摸到學生感情的脈搏,他們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息息相關,只有這樣的教學,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才是一種幸福和享受。反思過去,自認為責任心強的自己對自己的學生又了解多少呢,是否真和學生打成了一片,是否常與學生聊天、談心,是否關心到了每一個學生,無論其成績好壞,行為習慣好壞,是否走進了學生的心靈,學生是否真愿意同自己作心與心的交流,是否自己真成了良師益友。我想,以上這些除某些在每學期的教學計劃和工作總結中偶有提及外,真正落到實處的還相差太遠,每個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聽話、懂事,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完成作業,期末考試考個好成績,如此,教師、學生、家長皆大歡喜,所以“很有責任心”的自己會在班上制定出許許多多的“不準”和“禁止”,有時還用相互監督的方法來檢查不準和禁止的落實情況,結果卻與想象中的相差甚遠??傮w看,班級的紀律似乎被管好了,可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卻大大減退了,熱情少了,積極性沒有了,總體成績也不見上漲,學生在課外活動時的好奇、好動、好玩、好積極思維的特點不見了,而作為教師的教學難度也就更大了,上課不活躍或太活躍,有問題也不問了,這種課上得實在難受,是誰讓他們變成了這樣子,是我們自己,無數事實告訴我們,要教育學生,首先必須了解學生,這就如同園丁養花,首先必須了解花的習性,醫生治病首先必須了病人的病情一樣。
在了解學生方面,我們往往是從學生學習態度、行為習慣的表現上簡單的了解和簡單的評價學生,長期以來,辯證法已在對待學生身上不起作用了。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科學理論,是在總結先進教師的工作經驗和少年兒童的心理變化過程的基礎上提示出來的教育規律和心理變化規律。教師憑借這些理論的顯微鏡,常常能發現許多經驗認識不到的學生心靈上的閃光點。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思想、行為變化的特殊規律,而且要了解學生思想、行為變化的普遍規律,不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個別事件的處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問題上,從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而自己在過去幾年的教學生活中,多為一點論,把后進學生看得一無是處,師生互相埋怨,甚至和自己對著干,學了魏書生的有關理論,現在漸漸認識到了學生的心靈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好學生和后進學生的區別只在于頭腦中是非,好壞排列的順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為后進同學上進心的幼苗小而枯黃,有的常常被壓在石頭下,才更需要教師的同情、關注和扶植。懂得了這些理論知識,我在具體教育過程中加以運用,果然效果明顯,某些平時不聽話的同學,調皮的同學經過一期的努力,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師生關系也有很大改善,與學生的友誼加深了。
俗話說得好,“要得公道,打個巔倒”,幾年來,我常覺得教師在地位上就是與學生不一樣,教師就要高一層,就是權威,所以教師說的,學生就得無條件的服從,無條件的執行老
師的安排,不得頂撞和不滿,如有違反,那就是對老師的無理,就是不聽話。所以師生平等很難在現實中體現,殊不知,老師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學生的今天就是老師的昨天,學生犯了錯誤時的心情,老師通過回憶自己當年犯的錯誤時的心情就能認識更真切一些。這就是魏書生說的“用回憶的方法去感知”。
我相信往后的教學生涯不再是枯燥無味,更不會是苦與累的集合,正如他所說,應該是一種幸福和享受,我會努力的。
,精彩的教學活動應從預習時開始! 預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的自學活動。預習作為課堂學習過程的五環節之首,具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它為整個學習過程做準備,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課堂學習的最終結果。所以,在課堂學習中切不可忽視預習的作用??梢恢币詠砗孟笪覀兇蟛糠指吣昙壵Z文教師都會留這樣的作業:今晚我們家庭作業是完成本課練習冊,再預習下一課。每一篇課文,學生都幾乎要做同樣的預習作業。而實際上學生做作業的感受如何呢?學習的效果又怎樣呢? 我曾去杭州參加了“浙江省小學語文新課程新教材疑難問題解決專題研訓活動”,活動中觀摩了研究課,聽取了省小語會會長沈大安老師的專題報告。沈老師從“練習設計精細化、練習實施規范化、課堂結構多樣化”三方面為我們研究“作業與練習”打開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指導了方法。也讓我們一線教師在“輕負高質”大背景下如何去深入地研究“作業與練習”。我想“倡導以作業與練習為主線的教學設計”必能為我們今后的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內涵?;顒踊貋?,我也對作業要“精選、先做、全批、及時反饋”的要求對我校老師進行了具體而有效地解釋說明。本學期,我們在作業的布置動了腦筋,我們提出了教師要做下水作業,要學生做的作業教師要先做,對作業的布置上也提出要精選(圍繞作業本),不能太多機械性的,當天布置的作業要當天批改,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并馬上反饋訂正。為此,能讓教學更有實效性,我一開學就著手對本班學生的預習作業進行一番思考,并閱讀了《作業的革命》一書,參照了一些作業的類型。 我總覺得,培養預習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改革預習方式也必須要有一定的預習能力做保障。所以,預習改革舉步唯艱啊,邁不出去具有突破意義的一步。就拿我這班孩子來說吧,以往雖說對預習作業有點花樣,可如今馬上要升六年級了,想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育哲學,又受到了杜郎口中學的自主學習模式的啟發,更有今年教學抓得如此猛,在這種教學浪潮的大力推動下,于是,我在學期出毅然選擇了一個校級的課題——“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預習實效性的研究”。也許有點亡羊補牢的嫌疑,也有人認為在高年級培養能力無疑是給中學做嫁衣裳,但是,在考慮到教育的責任,在這種大形勢下,我還是決定嘗試一下“費力不討好”的課題研究。 一、明確預習的要求 在教學中,我去調查了幾個班學生的預習,發現多數學生不會預習,沒有預習的意識。這樣,就影響了課堂效果,對新課的內容不了解。為了培養學生的預習意識,我覺得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高度重視預習作業的批閱和評價。于是我一開學我有意夸大預習的重要性并對預習作業作了嚴格的要求??吹嚼蠋熯@么重視預習,同學們自然也重視起來了。我的要求: 1、作業本用軟皮的大筆記。 2、一律用水筆規范書寫。 3、每天教師親自檢查批閱。 4、評價采取用笑臉的符號。 預習作業這樣要求,實際上也真的引起了學生對預習作業的高度重視。 二、科學設計預習作業 就像一節課的教案設計關系這節課的成敗一樣,科學的預習作業設計直接關系到預習的實效。于是我一開學就給學生講了預習的要求外,還每人發了一張預習單。我的設計是: 1、通讀課文1-2遍,畫出生字詞,標好小節(不動筆墨不讀書)。 2、把難寫的字在本子上寫幾遍,自學生字詞,掌握音形,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了解詞語的意思(部首辨析、比賽擴詞、誰的朋友多、詞語城堡、唱反調) 3、將課文多讀幾遍,讀通順難讀的句子,找出好詞好句,它們好在哪里?為它們寫點簡單的評語(好句點評、筆墨一點通) 4、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按什么順序寫的?思考課后習題在文中找到答案,文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5、你有哪些新發
現?你還希望老師講些什么?哪些知識不用講解了?(留言板、萬花筒)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發現學生在預習中自己也設計了一些內容,如孩子們會畫上一幅畫,會寫上幾句幽默的話,會補充點課外古詩。 三、預習作業自主選擇 在預習單上的題目對有些學生來說要求有點高,于是我又對預習作業進行分層,想到預習要求不能太高,過高的預習要求讓學生望而生畏,興趣索然,所以要因材施教,分層進行。優等生與學困生預習要求最好是有所區別,比如說,有五項預習要求,那好生可要求全做,而學困生則量力而行,做最基礎的前兩項,多做給予表揚,這樣降低難度,促進他們積極參與到預習中來,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我將預習作業劃分了幾個層次:抄寫類作業、思考類作業、拓展類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學習需要,選擇不同內容的預習作業。像學困生,可以選擇“抄寫類作業”。比如抄寫生字新詞,摘抄精彩段落等。他們最需要的是夯實基礎知識,穩扎穩打。中等生可以選擇“思考類作業”。比如針對課后思考題簡單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等。有一點難度,又不會嚇到他們而產生畏難情緒。而那些優等生,也得刺激他們的表現欲和滿足他們挑戰自我的心理要求??梢赃x擇“拓展類作業”。比如在課文中寫感悟或者批注,收集資料,拓展閱讀。不同的作業都要在相應的層次上給予相應的等級評價。 自主性預習作業案例展示:《楊氏之子》 一)、當個小翻譯 1、甚:很、十分2、惠:同“慧”智慧的意思。3、乃:就、于是。4、設:擺設 5、示:給看 6、未:沒有 二)、品味書香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釋:孔君平指著楊梅對楊氏子說:“這是你家的水果。”楊氏子馬上回答:“沒聽說孔雀是先生家的鳥。” 我的理解:讀了這個句子,我的理解是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 四、預習作業在課堂教學中要得到檢查和評價 我曾在一周的語文課堂教學上十分注重學生的提問,特別是“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一問題必須有主動學習的思考做保障才能實現的。我也在每堂課上都要評出一個最有價值的問題,課后公布名單并適當地鼓勵。那時候,我分明能看到勝利者的喜悅光芒。不用說,下一課課前預習他會更賣力。學習的動力就這么產生了。 可是,預習評價與課堂學習有機聯系的做法也不是好操作的,有時候我就會忘記及時評價,這樣變成很容易刺激學生的預習積極性。所以說,無論什么好方法,只有堅持下來,能完善才真的能收到好效果。 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前預習進行認真地評價,在課堂上給足時間交流預習成果,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分享成果、表現自我、展示個性、體驗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悅的舞臺,讓學生的辛勤勞動得以展現。 總之,預習是自主學習的主要形式,如何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設計作業,如何能讓學生的預習輕負擔,高質量。這里面很有文章可做,我們應該不斷探究,力爭使預習卓有成效,使預習達到最優化,讓語文精彩的教學活動從預習開始!
在全縣上下轟轟烈烈的抓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學實效終于被高度重視起來了。大家都高喊著口號:向四十分鐘要質量!于是,我們學校也比以往更加重視課堂教學。殊不知,精彩的教學活動應從預習時開始!杜郎口不就是從預習精彩起來的嗎? 預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的自學活動。預習作為課堂學習過程的五環節之首,具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它為整個學習過程做準備,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課堂學習的最終結果。所以,在課堂學習中切不可忽視預習的作用??梢恢币詠砗孟笪覀兇蟛糠指吣昙壵Z文教師都會留這樣的作業:今晚我們家庭作業是完成本課練習冊,再預習下一課。每一篇課文,學生都幾乎要做同樣的預習作業。而實際上學生做作業的感受如何呢?學習的效果又怎樣呢? 我曾去杭州參加了“浙江省小學語文新課程新教材疑難問題解決專題研訓活動”,活動中觀摩了研究課,聽取了省小語會會長沈大安老師的專題報告。沈老師從“練習設計精細化、練習實施規范化、課堂結構多樣化”三方面為我們研究“作業與練習”打開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指導了方法。也讓我們一線教師在“輕負高質”大背景下如何去深入地研究“作業與練習”。我想“倡導以作業與練習為主線的教學設計”必能為我們今后的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內涵?;顒踊貋?,我也對
作業要“精選、先做、全批、及時反饋”的要求對我校老師進行了具體而有效地解釋說明。本學期,我們在作業的布置動了腦筋,我們提出了教師要做下水作業,要學生做的作業教師要先做,對作業的布置上也提出要精選(圍繞作業本),不能太多機械性的,當天布置的作業要當天批改,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并馬上反饋訂正。為此,能讓教學更有實效性,我一開學就著手對本班學生的預習作業進行一番思考,并閱讀了《作業的革命》一書,參照了一些作業的類型。 我總覺得,培養預習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改革預習方式也必須要有一定的預習能力做保障。所以,預習改革舉步唯艱啊,邁不出去具有突破意義的一步。就拿我這班孩子來說吧,以往雖說對預習作業有點花樣,可如今馬上要升六年級了,想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育哲學,又受到了杜郎口中學的自主學習模式的啟發,更有今年教學抓得如此猛,在這種教學浪潮的大力推動下,于是,我在學期出毅然選擇了一個校級的課題——“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預習實效性的研究”。也許有點亡羊補牢的嫌疑,也有人認為在高年級培養能力無疑是給中學做嫁衣裳,但是,在考慮到教育的責任,在這種大形勢下,我還是決定嘗試一下“費力不討好”的課題研究。 一、明確預習的要求 在教學中,我去調查了幾個班學生的預習,發現多數學生不會預習,沒有預習的意識。這樣,就影響了課堂效果,對新課的內容不了解。為了培養學生的預習意識,我覺得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高度重視預習作業的批閱和評價。于是我一開學我有意夸大預習的重要性并對預習作業作了嚴格的要求??吹嚼蠋熯@么重視預習,同學們自然也重視起來了。我的要求: 1、作業本用軟皮的大筆記。 2、一律用水筆規范書寫。 3、每天教師親自檢查批閱。 4、評價采取用笑臉的符號。 預習作業這樣要求,實際上也真的引起了學生對預習作業的高度重視。 二、科學設計預習作業 就像一節課的教案設計關系這節課的成敗一樣,科學的預習作業設計直接關系到預習的實效。于是我一開學就給學生講了預習的要求外,還每人發了一張預習單。我的設計是:
1、通讀課文1-2遍,畫出生字詞,標好小節(不動筆墨不讀書)。 2、把難寫的字在本子上寫幾遍,自學生字詞,掌握音形,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了解詞語的意思(部首辨析、比賽擴詞、誰的朋友多、詞語城堡、唱反調) 3、將課文多讀幾遍,讀通順難讀的句子,找出好詞好句,它們好在哪里?為它們寫點簡單的評語(好句點評、筆墨一點通) 4、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按什么順序寫的?思考課后習題在文中找到答案,文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5、你有哪些新發現?你還希望老師講些什么?哪些知識不用講解了?(留言板、萬花筒)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發現學生在預習中自己也設計了一些內容,如孩子們會畫上一幅畫,會寫上幾句幽默的話,會補充點課外古詩。 三、預習作業自主選擇 在預習單上的題目對有些學生來說要求有點高,于是我又對預習作業進行分層,想到預習要求不能太高,過高的預習要求讓學生望而生畏,興趣索然,所以要因材施教,分層進行。優等生與學困生預習要求最好是有所區別,比如說,有五項預習要求,那好生可要求全做,而學困生則量力而行,做最基礎的前兩項,多做給予表揚,這樣降低難度,促進他們積極參與到預習中來,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我將預習作業劃分了幾個層次:抄寫類作業、思考類作業、拓展類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學習需要,選擇不同內容的預習作業。像學困生,可以選擇“抄寫類作業”。比如抄寫生字新詞,摘抄精彩段落等。他們最需要的是夯實基礎知識,穩扎穩打。中等生可以選擇“思考類作業”。比如針對課后思考題簡單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等。有一點難度,又不會嚇到他們而產生畏難情緒。而那些優等生,也得刺激他們的表現欲和滿足他們挑戰自我的心理要求??梢赃x擇“拓展類作業”。比如在課文中寫感悟或者批注,收集資料,拓展閱讀。不同的作業都要在相應的層次上給予相應的等級評價。 自主性預習作業案例展示:《楊氏之子》 一)、當個小翻譯 1、甚:很、十分2、惠:同“慧”智慧的意思。3、乃:就、于是。4、設:擺設 5、示:給看 6、未:沒有 二)、品味書香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釋:孔君平指著楊梅對楊氏子說:“這是你家的水果。”楊氏子馬上回答:
“沒聽說孔雀是先生家的鳥。” 我的理解:讀了這個句子,我的理解是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 四、預習作業在課堂教學中要得到檢查和評價 我曾在一周的語文課堂教學上十分注重學生的提問,特別是“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一問題必須有主動學習的思考做保障才能實現的。我也在每堂課上都要評出一個最有價值的問題,課后公布名單并適當地鼓勵。那時候,我分明能看到勝利者的喜悅光芒。不用說,下一課課前預習他會更賣力。學習的動力就這么產生了。 可是,預習評價與課堂學習有機聯系的做法也不是好操作的,有時候我就會忘記及時評價,這樣變成很容易刺激學生的預習積極性。所以說,無論什么好方法,只有堅持下來,能完善才真的能收到好效果。 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前預習進行認真地評價,在課堂上給足時間交流預習成果,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分享成果、表現自我、展示個性、體驗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悅的舞臺,讓學生的辛勤勞動得以展現。 總之,預習是自主學習的主要形式,如何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設計作業,如何能讓學生的預習輕負擔,高質量。這里面很有文章可做,我們應該不斷探究,力爭使預習卓有成效,使預習達到最優化,讓語文精彩的教學活動從預習開始!
上一篇:學習的陶行知思想心得體會范文
下一篇:讀書的體會作文400字